会议专题

癫痫儿童拉莫三嗪群体药代动力学模型的研究

目的:采用USC*PACK软件建立中国癫痫儿童拉莫三嗪的群体药代动力学(PPK)模型,促进个体化用药。方法:回顾性地收集60例癫痫患儿(根据合并用药不同分为4组),应用拉莫三嗪(Lamotrigine,LTG)的临床数据,血药浓度均为临床常规监测的稳态浓度。应用USC*PACK软件中的非参数最大期望程序(NPEM Program),推算最优的PPK参数值,并建立模型。应用此模型和USC*PACK软件中的贝叶斯拟合程序(Bayesian fitting program),对患儿的血药浓度进行预测;求算平均预测误差(MPE),预测误差均方(MSPE)判断预测的准确度和精密度,验证PPK模型。结果:最大似然值为﹣192.87,LTG的最佳PPK参数值为:Ka=(1.97±1.66)h-1;Vs=(1.07±0.89)L/kg;Kel=(0.05±0.05)h-1。血药浓度拟合值与观测值的相关系数r=0.99,回归方程为YOBS=﹣0.09+1.05×YPRED(R2=0.98,P<0.001)。MPE为﹣0.16 μg/mL,MSPE为0.28(μg/mL)2。结论:在USC*PACK软件中,应用自行建立的PPK模型和Bayes法,估算个体PK参数,再进一步算出半衰期、峰谷浓度以及调药后的峰谷浓度,甚至可以模拟出调药前后的药时曲线,满足临床上的多种需求,使得临床用药从传统的经验用药模式提高到科学的个体化用药模式。

儿童癫痫 拉莫三嗪 群体药代动力学 个体化用药

何大可 王丽 秦炯 胡鸿文 叶秀云 刘海涛

上海交通大学 医学院新华医院儿内科,上海 200092 北京大学 第一医院儿内科,北京 100034 温州医学院 育英儿童医院神经内科,温州 325027 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 新华医院药剂科,上海 200092

国内会议

2010北京国际治疗药物监测和临床毒理学术会议

北京

中文

1-10

2010-09-24(万方平台首次上网日期,不代表论文的发表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