会议专题

TPMT与ITPA遗传多态性与6-巯基嘌呤不良反应的关系

目的:研究巯基嘌呤甲基转移酶(TPMT)与三磷酸肌苷焦磷酸酶(ITPA)遗传多态性与6-巯基嘌呤在儿童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维持治疗中药物不良反应关系。 方法:运用等位基因特异性PCR(ASPCR)和PCR-限制性片段长度多态性(PCR-RFLP)的方法分析巯基嘌呤甲基转移酶(TPMT)与三磷酸肌苷焦磷酸酶(ITPA)基因多态性,用HPLC测定TPMT和ITPA 活性;参照SFDA的不良反应分析标准分析6-巯基嘌呤在儿童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治疗中的不良反应。 结果:TPMT*3C 组骨髓抑制几率高于野生基因组。尚未发现TPMT 与ITPA的基因多态性与肝脏受损、胃肠道反应联系。 结论:临床6-巯基嘌呤治疗前,筛查TPMT基因突变进行剂量调整可避免骨髓抑制发生,TPMT 与ITPA 遗传多态性与6-巯基嘌呤的关系,尚需结合药物相互作用与其他药物代谢酶的遗传多态性进一步研究。

巯基嘌呤甲基转移酶 三磷酸肌苷焦磷酸酶 6-巯基嘌呤 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 药物不良反应 遗传多态性 骨髓抑制

魏红 李智毅 赵霞 陈淑丽 王国兵 石红松 黄民 张建萍 吴珏珩

深圳市儿童医院,广东深圳 518026 深圳市孙逸仙心血管医院,广东深圳 518001 中山大学药学院,广东广州 510080

国内会议

2010北京国际治疗药物监测和临床毒理学术会议

北京

中文

1-12

2010-09-24(万方平台首次上网日期,不代表论文的发表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