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入范畴的演化:从斯密到马克思
本文指出,斯密通过收入范畴有意识地使自己的理论接近现实,这是必要,合理的。但是,他并不真正理解收入,不能正确地反映它,甚至将价值的源泉归结为收入,将内在规定与社会表象直接合二为一,这就产生足以使自己理论颠覆的错误。马克思深入研究了斯密的二重任务和二重方法,以及由此产生的双重理论规定,既充分肯定其理论贡献,也指出其先天不足和弊病。但是,他不是简单地抛弃斯密的错误,而是从他的错误中发现包含有“合理性”和“天才的东西”。在批判扬弃的基础上,从中得到启发,即要接近现实和社会表层。正所谓“不破不立、破字当头、立在其中”,即使是错误的理论,也可以通过批判而了解其用意中的合理成分,从而建立新的范畴。对斯密的收入范畴或理论,就是一个典范。马克思重建收入范畴,充分体现了他的理论的批判性和创造性、科学性。
古典经济学 收入范畴 斯密思想 马克思主义
陈俊明
泉州师范学院经济研究所 362021
国内会议
广州
中文
1-5
2009-11-28(万方平台首次上网日期,不代表论文的发表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