沙盖黄土丘陵坡地土壤理化特性随地形变化规律研究
本研究以沙盖黄土丘陵地貌为研究对象,以地貌形态对土壤机械组成、土壤含水量、土壤肥力的影响为研究目的。在神木县与东胜市交界的饮马泉小流域,选择了具有代表性的坡面进行了地形剖面和土壤层垂直方向的系统采样。每个样品进行了粒级、土壤质量含水量、土壤有机质测试。经数据的分析模拟,得以下结论:①土壤粒级构成和物理性粘粒含量特征,可以指示研究区土壤的沙化程度和演化趋向,其具有向西北更干旱粗化方向过渡的倾向。②土壤水分随地貌部位的变化规律比较明显,在峁坡顶部和上部,垂向上具有自上而下增加的趋势,而在峁坡下部和坡脚却正好相反。不论何种地貌部位都存在一个相近的土壤的蒸发、渗漏、持水能力相对的平衡深度。③土壤的物理性粘粒含量与土壤的水肥关系密切,物理性粘粒含量相对高的土壤剖面,土壤的水肥组合效果较好。④土壤水肥质地的组合效果,丘陵顶部的最差,依次过渡到坡脚的组合效果最好。其进一步表明,地貌因素在土壤形成后的一系列熟化、退化、被侵蚀和沙化的演化过程中,地貌仍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更为重要的是,研究结果可以启示研究者将土壤粒级随地貌形态和土层垂向上的变化规律作为研究土壤沙化过程与物质来源的切入点。
沙盖黄土丘陵 物理性粘粒 土壤含水量 有机质 坡地剖面 土壤理化特性 地形变化 地貌形态
张丽萍 倪含斌 张登荣 王小云
浙江省亚热带土壤与植物营养重点研究实验室,浙江大学环境与资源学院,杭州 310029 中国科学院水利部水土保持研究所黄土高原土壤侵蚀与旱地农业国家重点实验室,杨凌 712100 浙江省亚热带土壤与植物营养重点研究实验室,浙江大学环境与资源学院,杭州 310029 杭州西溪国家湿地公园生态研究中心,杭州,310013 浙江大学理学院地球科学系,杭州,310000 浙江省亚热带土壤与植物营养重点研究实验室,浙江大学环境与资源学院,杭州 310029
国内会议
上海
中文
67-71
2009-11-21(万方平台首次上网日期,不代表论文的发表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