会议专题

华南滨海花岗岩丘陵的化学风化与化学径流

对珠海市花岗岩小流域的地表径流及其常量离子和溶解Si含量进行了每周1次、连续1年的观测和分析.结果表明:在大气降水过程中,坡面漫流贡献了沟谷径流的主要部分;在非降水时段,地下水则成为沟谷径流的主要补给源.溶解Si、Na+、HCO3-和Cl-离子构成沟谷径流的主要化学成分.滨海小流域地表化学径流的阴离子主要源自以CO2及黄铁矿氧化成因的H2SO4为介质的花岗岩的自然化学风化过程、海盐的干湿沉降过程以及酸的干湿沉降过程大约以1:1:1的贡献.滨海小流域径流中NO3-/SO42-比值大于1,而在同一生物气候带内西江径流的相应值小于1,揭示流域岩性差异和人类活动导致的大气酸沉降组成差异是决定径流化学组成的主要因素.华南滨海花岗岩小流域化学风化过程对CO2的消耗通量为(0.35~1.37)×105molkm-2y-1.

化学风化 花岗岩 酸沉降 化学径流

高全洲 陶贞

中山大学地理科学与规划学院,广州 510275

国内会议

2009年全国地貌与第四纪学术研讨会

上海

中文

83-94

2009-11-21(万方平台首次上网日期,不代表论文的发表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