会议专题

户籍红利支撑的中国现实国际分工的内在矛盾及其升级转型的困难分析

以出口劳动密集型产品为主的中国企业处于国际分工体系的末端,在很大程度成为跨国公司的廉价打工者,价格竞争是其主要,甚至是开拓市场的唯一手段。这种局面至今也没有实质性改变,在某些产业还有进一步强化的迹象。产生这种发展路径的根源在于城乡分割的户籍制度使产业工人的主体----农民工受到制度化歧视,从而使企业能轻易地将诸如原材料涨价、汇率等市场风险转嫁给农民工,使其在技术落后的情况下,也获得比较丰厚的利润,在某些企业之中逐步形成了廉价劳动力替代新技术改善企业经营效率与市场竞争力的机制。只有破除这种替代机制,才能改善中国产业、产品在国际分工体系中的地位,促进产业结构升级。

户籍红利 出口劳动密集型产品 二元劳动力市场 国际分工体系

黄兴年

济南大学国际经济与贸易系

国内会议

中国国际贸易学会2009年年会暨国际贸易论坛

天津

中文

148-157

2009-11-01(万方平台首次上网日期,不代表论文的发表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