会议专题

闽北麻竹出笋成竹规律与散生状栽培技术研究

对麻竹出笋成竹规律及其散生状栽培技术等问题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麻竹竹丛秆基两侧各笋目(由下及上分别为头目、二目、三目和尾目)出笋顺序依次为二目、三目、尾目、头目。竹笋产量以三目最高,达291.7g/m2;二目和头目次之,分别为283.1和276.3g/m2;尾目最低,仅99.5g/m2。各笋目所发笋至母竹距离分别为25.21cm(头目),20.39cm(二目),三目14.02cm(三目)和9.12cm(尾目)。各目成竹胸径:头目、二目>母秆,三目与母秆差异不明显,尾目<母秆。麻竹散生状栽培中适宜选择留养秆基中下部笋目成竹。高生长盛期生长量占全高的81.30%,日平均生长量为21.27cm,麻竹高生长过程采用Logistic和Richards方程曲线模拟,相关系数较高,效果较好。麻竹抽枝发叶历程约120天,总退笋率为20.9%,并随时间的推移而上升,随笋高的增加而下降。

散生状栽培 麻竹出笋 成竹规律

郑兆飞

南平市林业局,福建南平 353000

国内会议

第五届中国竹业学术大会

武夷山

中文

358-366

2009-10-01(万方平台首次上网日期,不代表论文的发表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