会议专题

生命链对急性心肌梗死患者抢救效果的影响

目的:观察急性心肌梗死(AMI)患者6小时以内与6~12小时溶栓治疗的效果差异。方法:118例AMI患者按发病至溶栓治疗时间分为6小时之内67例,6~12小时51例,两组溶栓后,采用冠脉再通判断标准判断冠脉再通的效果。利用心电图ST段抬高预测梗死面积,Hindmman提出的54项标准32分制的完整QRS记分法,判断治疗后心肌梗死面积缩小的情况。结果:6小时以内溶栓治疗梗死血管的再通率为91.04%,6~12小时溶栓治疗梗死血管的再通率为62.75%,两组溶栓治疗的效果有非常显著的差异(P<0.001)。6小时以内溶栓治疗后的梗死面积与治疗前有极其显著的差异(P<0.001)。6~12小时溶栓治疗后的梗死面积与治疗前有显著差异(P<0.05)。结论:静脉溶栓疗法是目前治疗AMI常用的手段,生命链在AMI溶栓治疗过程中起到了举足轻重的作用,在生命链的时限内(心肌梗死症状出现到溶栓治疗的6~12小时)静脉溶栓治疗可以使梗死相关动脉(IRA)再通,缩小梗死面积,改善心脏功能,降低病死率,对改善预后、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也有重要的意义。

生命链 急性心肌梗死 溶栓治疗 心脏功能

徐开武

南昌市第二医院

国内会议

中国医师协会急诊医师分会第一届全国年会

北京

中文

425-428

2010-09-03(万方平台首次上网日期,不代表论文的发表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