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藏经》论痹特色浅析
(中藏经》又名《华氏中藏经》,其成书年代不详,署名为华佗所作。虽然历代学者对此书真伪颇有争议,但其文意古奥,论理精微,不袭前人旧论,多有心得发挥,若非精于医理者,不能为也。其所创立的中医脏腑辨证理论,对中医基础理论的发展起到了一定的推动作用。任应秋先生将其列为中医十部医经之一。日本学者三宅玄甫认为其“宜于《难经》并行也,实《内经》之羽翼,《本草》之舟揖也”。该书记载疾病病种不多,但对痹证的论述却着墨不少。不但在第33篇中首先总论了痹证的病因病机、证候分类、症状表现等,而且在随后的第34到第38篇中,把痹证分为气、血、肉、筋、骨五痹来论述并记载了一些治法方药。可见该书对痹证的重视程度,也同时体现了作者对痹证论治的独特见解。细细玩味,颇有妙处,记于此文,以飨读者。
《中藏经》 痹证 中医病机 证候分类
王国为 徐世杰
中国中医科学院中医基础理论研究所 北京 100700
国内会议
北京
中文
332-334
2010-08-06(万方平台首次上网日期,不代表论文的发表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