会议专题

基于“治未病思想”的舌象研究

目的:从分子水平探讨肝病患者不同血瘀证及其形成的病理机制。 方法:采用前瞻性研究的方法进行肝病瘀血舌患者血液MDA、SOD、GSH-Px的测定。 结果:不同肝病组与正常组的MDA、SOD、GSH-Px的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1);不同肝病血瘀证组与正常组的MDA、SOD、GSH-Px的比较表明:血瘀证各组的MDA显著增高(P<0.05或P<0.01);不同肝病血瘀证组与气虚血瘀组比较结果显示:气滞血瘀、湿热瘀滞、肝瘀痰阻的MDA、SOD、GSH-Px与气虚血瘀组比较有显著差异(P<0.05或P<0.01)。 结论:不同肝病血瘀证组与正常组比较,MDA、SOD、GSH-Px有显著性差异,说明正常组抗氧化剂的防御体系能抵御邪气(自由基),并有力地清除O2-、H2O2和脂质过氧化物。因此本实验证实:DA、SOD、GSH-Px是能反映机体邪正盛衰,并通过其含量的多少,区分肝病是否存在血瘀的指标。

瘀血舌象 治未病思想 病理机制 防御体系 抗氧化剂 肝病

武哲丽 陈群 莫传伟 刘梅

广州中医药大学,广州 510006

国内会议

全国第十一次中医诊断学术年会

北京

中文

166-169

2010-07-01(万方平台首次上网日期,不代表论文的发表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