慢性肾衰中医湿证舌苔、尿液中相关蛋白研究
目的:探讨慢性肾衰患者舌苔、尿液样本中相关蛋白变化与慢性肾衰中医湿证的相关性。 方法:收集慢性肾衰中医湿证及非湿证患者舌苔、尿液样本各30例,另有30例正常对照组。对所有样本经SELDI-TOF-MS技术测定得到蛋白质谱峰并进行研究。 结果:(1)筛选出慢性肾衰中医湿证组、非湿证组及正常对照组舌苔样本中有43个差异蛋白质谱峰有统计学意义(P<0.01),尿液样本中有59个差异蛋白质谱峰有统计学意义(P<0.01);(2)通过建立慢性肾衰中医湿证舌苔蛋白质决策树模型,得到5个差异质谱峰组成的生物标记物可以将湿证组和非湿证组样品较好地分类(最终决策树模型对所有样品分组判别的正确率为93.2%,灵敏度为91.9%,特异性为94.6%)。通过建立慢性肾衰中医湿证尿液蛋白质决策树模型,得到4个差异质谱峰组成的生物标记物可以将湿证组和非湿证组样品较好地分类(最终决策树模型对所有样品分组判别的正确率为91.4%,灵敏度为86.2%,特异性为96.5%)。 结论:该研究从生物学角度来探讨中医湿证,为中医湿证辨证提供客观依据。
慢性肾衰 中医湿证 舌苔 蛋白质组学
郝一鸣 洪名超 王忆勤
上海中医药大学中医四诊信息化实验室,上海 201203
国内会议
北京
中文
269-276
2010-07-01(万方平台首次上网日期,不代表论文的发表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