会议专题

细辨饮食察胃病

饮食状况是反应胃肠功能的重要指标,在中医的各类教科书中,都以“纳呆”作为病名来辨治胃肠状况,作者认为有些欠缺,因为“纳呆”只能反映食量减少,是胃肠功能减退的一种标志,而对食欲、饮食状态和食后的反应,不能全部囊括。医圣张仲景在《伤寒论》中就非常重视饮食,首创《金匮要略·饮食禁忌》篇,他描述“不能食”的情况有二十六条之多,具体分为不欲食,饮不欲食,呕不能食,饥不能食,食不下,饮食入口则吐,水浆不下等。使临床辨治饮食更加详细具体,对胃肠病的诊断具有很强的理论和临床指导意义,现加以论述,以便与同道商榷。

胃病 饮食状况 《金匮要略·饮食禁忌》 临床诊断

梁岩

宁夏医科大学中医学院,银川 750004

国内会议

全国第十一次中医诊断学术年会

北京

中文

468-469

2010-07-01(万方平台首次上网日期,不代表论文的发表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