跟师读《伤寒论》偶得
通过跟师学习,学习经典著作《伤寒论》,总结学习心得体会三条:1.从《伤寒论》第28条看汗法的内涵。通过学习冉雪峰先生对《伤寒论》第28条的分析,总结出汗法不仅仅是指桂枝汤、麻黄汤,以辛温挥发之品,鼓荡外出,此是显而易见的。桂枝去桂加茯苓白术汤、小青龙汤、大青龙汤也是汗法的一种方式。所以深层求其汗出。人是个整体,表里内外息息相关,因此从更广的一个角度来看,只要病机相合,无方不是汗方。2.从调胃气汤看刚明病清法。阳明病有热、有结均可以引起胃气下降趋势的异常,故清、下两法是阳明病常法,《伤寒论》中自虎汤清、三承气汤下,一般认为是清、下常方。笔者认为把调胃承气汤归为软坚通便的下方,不妥,而是作用强于白虎汤的清方。依据有四:(1)调胃承气汤证中未提出便干之症;(2)符合《内经》“燥淫于内,治以咸寒,佐以苦甘”之说。调胃承气汤的组成正正是此为组方之原则,故调胃承气汤是清热之方;3)三承气汤的泻下力量是以有无气药及气药用量轻重为转移。从这个角度来看,调胃承气汤也是一个清方。(4)从《伤寒论》其它含有调胃承气汤的方剂配伍来看,调胃承气汤也是清方而非下方。3.小柴胡汤“但见一证”的涵义。
《伤寒论》 汗法 调胃承气汤 小柴胡汤 大青龙汤
华华
中国中医科学院广安门医院冉雪峰老中医工作室 100053
国内会议
北京
中文
115-118
2010-06-23(万方平台首次上网日期,不代表论文的发表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