会议专题

《伤寒论》煎服法分析

《伤寒论》方药用量已有诸多研究结果,并对临床使用起到了很好的指导作用,但有关其煎服法详细分析较少。众所周知,方药效与不效,除与药物、剂量相关外,其与药物煎服方法、药后调理等也密切关联,有时还会成为重要的制约因素,因此探讨方药煎服内容具有重要意义。本文以明·赵开美刻《伤寒论》为底本,按汤剂及丸剂、散剂、外用药区分,对所载113方的煎煮和用法等,从药材的前处理、汤剂的津药及溶媒、汤剂的煎煮时间和容器、服用次数、服药后观察内容、药后调护以及其它剂型进行了深入分析。提出仲景汤剂的服用次数多为3次,某些方剂甚至1日服用 5、6次,发汗泻下等方药中病即止,逐渐加量以知为度,先煎后下,每次服用量多在200毫升以下,而且从方剂看大多所处药方为1日剂量等等,凸显了《伤寒论》对药物处理细致,煎服方法既严谨又灵活,既注重个体又注重整体,既注重驱邪又注意不伤正,既注重药后观察义注意日常调护,结合病证药少力专、讲究煎服,对比现今中医临床,要切实提高中医临床疗效,很多值得我们深思借鉴。

《伤寒论》 药物煎服法 方药用量 药后调理 中医临床

黄梅花 杜金行

中日友好医院心血管病中心 100029

国内会议

2010年全国经方论坛

北京

中文

168-172

2010-06-23(万方平台首次上网日期,不代表论文的发表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