会议专题

后路旁肌间隙入路在下腰椎手术的临床应用

脊柱后正中入路是至今仍被广泛采用的传统入路,但对其在现代脊柱下腰手术中应用,以及通过这一入路实施的椎板切除减压的利弊,还未见系统的研究和报道。在临床实践中常见的问题是,由于这一入路的限制,常常发生椎弓根螺钉等内植物植入的失当甚至误植,椎板切除减压后原有症状解除不彻底,甚至产生新的神经刺激症状,以及较长时间向两侧强力牵拉被剥离开的椎旁肌群,所导致的术后顽固性腰痛,已成为较为常见的并发症,并且经过椎板切除后的椎管空间牵拉脊髓,进行后路椎间植骨融合所导致的神经损伤,也不罕见。 结论表明:经椎旁肌群间隙入路,可直接到达上下关节突及软性椎管表面,将真正需要精确减压区域及椎弓根螺钉的解剖入点置于术野的中央,而无需强力牵拉肌肉。大大降低需要内植物器械的手术难度,以及神经管道减压的手术风险,具有微创的优点。椎板切除在多数情况下实属不必,最大限度保留了脊柱的解剖结构。

后路旁肌间隙入路 下腰椎手术 临床应用 神经管道减压

邹德威 马华松 吴继功 谭荣 邵燕翔

中国人民解放军306医院全军脊柱外科中心

国内会议

2010第三届积水潭骨科论坛(2010第四届肌骨影像论坛)

北京

中文

235-236

2010-04-01(万方平台首次上网日期,不代表论文的发表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