普光气田鲕滩储层关键溶蚀期次的确立及白云岩化
普光气田同生期溶蚀作用形成大量的鲕模孔。生物模孔及粒内溶孔,并具有有效的保存机制。第一期埋藏溶蚀与富含有机酸的酸性水有关且溶蚀强烈,形成大量的粒内溶孔、粒间溶孔、晶间溶孔、溶洞等次生孔隙。这两期溶蚀作用和白云岩化形成优质储层的主要孔隙类型,构成优质储层的主要储集岩性,溶蚀方向符合普光气田孔隙度变化规律,是两期关键溶蚀期次,是鲕滩优质储层形成的充分必要条件。第二期埋藏溶蚀以CO2和H2S为主,第三期埋藏溶蚀与裂缝和H2S有关,但薄片中标志H2S溶蚀的沥青边位于孔隙内部的构造并不多见,普光气田中H2S来源也与石膏关系不大,含硫铁矿烃源岩和储层中单质硫可能是H2S形成的主要原因。晶间孔也是普光鲕滩储层的重要储集空间,飞仙关组白云石的成因主要为混合水白云岩化。
白云岩化 储集岩性 孔隙类型 普光气田
夏明军 邓瑞健 姜贻伟 毕建霞 靳秀菊
中原油田博士后工作站,河南 濮阳 457001 中原油田勘探开发科学研究院,河南 濮阳 457001 中原油田勘探开发科学研究院,河南 濮阳 457001
国内会议
2009年油气藏地质及开发工程国家重点实验室第五次国际学术会议
成都
中文
101-112
2009-10-22(万方平台首次上网日期,不代表论文的发表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