川东南地区灯影组储层特征及其控制因素研究
川东南地区灯影组是一套以潮坪相白云岩为主的地层,其储层主要分布在灯影组地层的中、上部。通过对灯影组储层薄片观察及物性资料分析发现,灯影组储集空间主要为次生溶蚀孔、洞、缝,储层类型为低孔低渗的裂缝-孔洞型储层。储层发育受沉积相和成岩作用的双重影响,沉积相是储层形成的基础,成岩作用则决定了储层的储集性能好坏;压实作用、胶结作用、硅化作用是破坏孔隙的主要成岩作用,溶蚀作用(特别是表生期古岩溶作用)、破裂作用是发育次生孔隙的主要成岩作用。
储层特征 溶蚀作用 成岩作用 沉积相
施泽进 彭俊 王勇
油气藏地质及开发工程国家重点实验室(成都理工大学),成都,610059
国内会议
2009年油气藏地质及开发工程国家重点实验室第五次国际学术会议
成都
中文
151-158
2009-10-22(万方平台首次上网日期,不代表论文的发表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