会议专题

鄂西渝东地区典型构造流体封存箱划分及油气藏的形成与演化

鄂西渝东地区海相地层油气保存较为完整,已发现多层的工业型气藏。剖析典型构造流体封存箱及其油气藏的形成与演化,对该区进一步勘探开发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本文首先通过对储层沥青(天然气)与可能烃源岩的有机地球化学特征对比分析,确定了丁山构造震旦系储层沥青和建南构造韩家店组、黄龙组、长兴组、飞仙关组、嘉陵江组天然气藏的烃源岩;然后利用EASY%Ro模型恢复了丁山1井下寒武统和建38井下志留统、二叠系烃源岩的热演化史;再以泥质岩类及膏盐层为流体封存箱的顶底板,划分了两典型构造(古)油气藏所处的流体封存箱系统最后结合构造演化史,分析了两构造流体封存箱及其油气藏的形成与演化。通过对比分析可知建南构造震旦系-志留系天然气成藏条件优越,仍是今后重点勘探层位。

油气藏形成 地球化学特征 成藏条件 烃源岩

徐国盛 曹竣锋 朱建敏 袁海锋 刘树根 王国芝

油气藏地质及开发工程国家重点实验室(成都理工大学),四川,成都 610059

国内会议

2009年油气藏地质及开发工程国家重点实验室第五次国际学术会议

成都

中文

159-169

2009-10-22(万方平台首次上网日期,不代表论文的发表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