靖边气田马家沟组硬石膏结核和柱状品成因及分布型式探讨
鄂尔多斯盆地靖边气田奥陶系马家沟组广泛发育毫米级、厘米级的硬石膏结核和柱状晶溶模孔,产状、大小及含量变化多端,奠定了储层发育的基础。为了正确分析和评价溶模孔分布规律,指导类似碳酸盐岩储层的油气勘探,探讨硬石膏结核和柱状晶的成固及分布型式是重要且必须的。通过详细的岩心及镜下薄片分析发现:板柱状,细长柱状及近正方形的硬石膏晶溶模孔在薄片中频繁出现;互层状发育的风暴沉积竹叶状白云岩与正常沉积白云岩均含组构一致的硬石膏结核等等现象。研究表明,硬石膏结核和柱状晶为超盐度的局限边缘海环境沉积的蒸发矿物,系交代先期白云石而形成。结核含量及大小与海水浓缩的程度和速度有关,最有效的储层发育在结核溶模孔含量为15-25%或更多,核径1.5-2mm或更大的地层中。
鄂尔多斯盆地 溶模孔分布 储层发育 油气勘探
何江 方少仙 侯方浩
西南石油大学,成都 610500
国内会议
2009年油气藏地质及开发工程国家重点实验室第五次国际学术会议
成都
中文
312-319
2009-10-22(万方平台首次上网日期,不代表论文的发表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