川中地区震旦系油气成藏过程的相态演化与勘探前景
本文从川中地区震旦系油气成藏过程中相态变化的角度分析了其勘探前景。运用磷灰石裂变径迹和EASY%Ro化学动力学模型联合计算了寒武系烃源层、震旦系储层所经历的热史和寒武系烃源岩的生烃史,寒武系烃源岩具有明显的二次生烃的特征,从而导致震旦系储层多期次的油气充注。震旦系储层的烃类流体相态因温度、压力的变化发生了从油→凝析油和湿气→油裂解成因的天然气→液态甲烷(水溶态)→气态甲烷等→系列的相态变化。其中对成藏具有重要意义的是固温度变化导致油裂解为天然气过程中所形成的异常高压致使水溶气的形成,并因后来构造隆升所引起水溶气的脱溶过程。威远大气田、和田河大气田、克拉2号大气田及南海海域的崖13-1大气田都与水溶气的形成有关。该区寒武系烃源岩生烃强度大,震旦系古构造的形成和发展与生烃过程配置较好,这些均表明了川中地区震旦系具有良好的勘探前景。
震旦系 油气成藏 相态变化 油气充注 水溶气
袁海锋 徐国盛 王国芝 毛敏 梁家驹
油气藏地质及开发工程国家重点实验室(成都理工大学),四川,成都 610059 成都理工大学地球科学学院,四川,成都 610059
国内会议
2009年油气藏地质及开发工程国家重点实验室第五次国际学术会议
成都
中文
382-389
2009-10-22(万方平台首次上网日期,不代表论文的发表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