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川安县生物礁国家地质公园硅质海绵生物礁地质遗迹
四川安县-绵竹晚三叠世硅质海绵生物礁群发现于1975年。硅质海绵是一种稀有动物,出现于5亿多年前的寒武纪,是地球上最早出现的低等多细胞动物,属于多孔动物门。它在海底呈底栖固着形式生长,可以形成生物礁。在世界各地有时只能发现零星硅质海绵化石碎片。世界上于19世纪在欧洲德国、瑞士等地发现一个晚侏罗世硅质海绵礁群。四川安县-绵竹的硅质海绵礁群礁体多,规模大,年代早,经作者报道后在欧美地学界引起轰动,各国地质专家纷至沓来,到本区考察。安县生物礁国家地质公园是以硅质海绵动物化石产地命名的地质公园,硅质海绵礁群具有重大科学研究价值及科普地质旅游价值。
国家地质公园 硅质海绵动物 化石产地 生物礁群 地质遗迹 旅游价值
吴熙纯 李培华
成都理工大学能源学院 四川 成都 610059
国内会议
中国地质学会旅游地学与地质公园研究分会第24届年会暨白水洋国家地质公园建设与旅游发展研讨会
福建屏南
中文
137-140
2009-10-01(万方平台首次上网日期,不代表论文的发表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