会议专题

BAP、PICP及ICTP作为肿瘤骨转移诊断指标的临床评价

目地:对临床肿瘤骨转移患者的血清骨特异性碱性磷酸酶(BAP)、人骨I型胶原羧基端前肽(PICP)以及Ⅰ型胶原吡啶交联终肽(ICTP)的灵敏度、特异度以及诊符率进行研究,探讨它们的临床应用价值。 方法:有明确病理诊断及影像诊断的患者,肿瘤骨转移患者26例,肿瘤无骨转移患者11例,两组患者的性别、年龄、病理类型、分期及前期放化疗疗程等一般情况,无统计学显著差别(P>0.05).具有可比性。以酶标法(ELASA),检测血清骨代谢标志物的表达。 结果:BAP:灵敏度:46%;特异度:100%;诊符率:89%;PICP:灵敏度:12%:特异度:91%;诊符率:35%;ICTP:灵敏度:65%;特异度:27%;诊符率:54%。 结论:BAP有较好的特异度和诊符率,PICP有较好的特异度,ICTP有较好的灵敏度。三项指标联合应用,更有助于临床骨转移的早期诊断及治疗效果的判定。

肿瘤骨转移 碱性磷酸酶 病理细胞学

冯利 闫秀峰 郭洁 陈永德 申丽红 黄科

中国中医科学院望京医院肿瘤科 (100102) 中国中医科学院广安门医院 (100053)

国内会议

2009年首届全国中西医肿瘤博士及中青年医师论坛

北京

中文

130-134

2009-09-12(万方平台首次上网日期,不代表论文的发表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