退变性腰椎侧凸的选择性短节段固定融合术
目的:探讨选择性减压、短节段固定融合治疗退变性腰椎侧凸的手术疗效。 方法:回顾性研究2004年1月至2007年6月收治的42例以下肢症状为主的退变性腰椎侧凸患者,男15例,女27例;年龄48~77岁,平均65.6岁。手术方式采用选择性减压、短节段固定融合,固定融合的范围均位于腰椎侧凸范围内,随访1~3.5年。对比分析患者术前和终末随访时的侧凸角度,腰椎前凸角度,VAS评分和Oswestry功能障碍指数。 结果:减压融合1~4个节段,平均(2.6±1.2)个节段,椎间融合21例患者,共27个节段,手术失血量200~1250 ml,平均(530±180)ml;手术时间85~205 min,平均(123±35)min。术前VAS评分6~9分,平均(7.5±1.8)分,随访时为0~5分,平均(2.3±1.2);术前Oswestry功能障碍指数l8~45,平均31.2±7.9,术后为5~31,平均12.3±4.5,术前、后VAS评分和Oswestry功能障碍指数比较差别有统计学意义(P<0.05),手术优良率为76.2%。术前腰椎侧凸Cobb角为11°~40°,平均25.2°±4.6°,术后腰椎侧凸Cobb角为5°~40°,平均19.8±3.9°;术前腰椎前凸10°~34°,平均23.1°±4.9°,术后15°~38°,平均26.3°±5.4°,术前、后Cobb角、腰椎前凸角度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早期合并症的发生率为23.9%,无围手术期死亡病例,无一例出现内固定断裂和失败。 结论:以下肢症状为主的退变性腰椎侧凸患者,通过狭窄节段神经根、硬膜囊减压,短节段固定融合术,可获得良好的疗效;该术式可显著减小手术创伤,保留更多腰椎节段的活动,减少手术失血量;手术以减压稳定腰椎为主,疗效与减压的效果有关,与侧凸矫形角度的改善无关。
退变性腰椎侧凸 手术治疗 短节段固定融合术 临床疗效
孟祥龙 海涌 苏庆军 关立 杨晋才 鲁世宝 康南 臧磊
首都医科大学 北京朝阳医院 骨科,北京 100020 首都医科大学 骨外科学系,北京 100054
国内会议
北京
中文
142-147
2009-05-15(万方平台首次上网日期,不代表论文的发表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