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西锰矿废弃地优势植物重金属累积特征研究
调查了广西荔浦、平乐两锰矿区废弃地自然定居和人工种植的植物,并对11种主要优势植物及其土壤重金属含量进行了测试和分析。结果表明,白茅、马唐、飞蓬、苍耳、耳草对重金属有较强的耐性,而且能适应废弃地的不良环境,可作为锰矿废弃地生态恢复的先锋植物;木荷、商陆、板栗对Mn的吸收富集能力较强,是Mn污染土壤植物修复的理想物种;地瓜榕铺地锦是矿渣、尾矿坝等严重污染区良好的恢复植物。锰矿废弃地人工复垦采用典型的农业恢复模式,以种植果树和经济作物为主,果实中Pb、Cr、Cd的含量均超过食品卫生限量标准,因此矿山恢复的早期不宜直接种植果树和食用经济作物。
锰矿废弃地 优势植物 生态恢复 重金属累积 含量测试 土壤污染
罗亚平 杨胜香 李明顺
中南林业科技大学资源与环境学院 广西师范大学 环境与资源学院 桂林工学院 资源与环境工程系
国内会议
深圳
中文
118-122
2006-09-08(万方平台首次上网日期,不代表论文的发表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