会议专题

四辊轧机动态微尺度交叉行为机理及轧机改造

四辊轧机的动态微尺度交叉同板形控制用交叉轧机是在用途上完全不同的概念。 现有大多数轧机的辊系机构的轧辊轴承座。安放在机架(亦称牌坊)窗口内。为换辊的拆装方便和预留补偿轴承座热膨胀所需空间必须留有少量侧隙,大则几毫米小则几十道。对此,长期以来行业技术人员认为是“不得已”的设置,可用“辊间中心偏移距离”力学约束定位满足辊系的静定条件。作者在高速铝箔四辊轧机工作辊止推轴承(双列角接触球轴承)短寿及烧损事故原因的攻关实验中,在恒速轧制过程中综合发现了1mm有隙轴承座的轧辊间发生动态微尺度交叉行为,持续8~12分钟直至轴承座对向进动与机架立柱接触为止,由此轴向力猛增至轴承许用值的3~4倍,成为止推轴承短寿及烧损事故的根本原因.轧机辊间动态微尺度交叉现象原因不能一概而论,与各轧机结构、倾辊力、咬钢/甩钢冲击或轧件非对中轧制等工况有关.由此,轧机辊间动态微尺度交叉机理的新概念,否定轧机滚动轴承寿命的“随机现象”观点。本机理的发现,对于自主改造重负荷/高速化轧机及推出新型轧机具有重大理论意义和工程价值。本发现还涉及有隙辊系的水平振动,将打开解决轧机颤振及振纹发生的新思维。

四辊轧机 微尺度行为 动态交叉 陀螺进动效应 轴向力控制 技术改造

申光宪 李明

燕山大学机械工程学院 河北省秦皇岛市 066004

国内会议

河北省冶金学会轧钢技术与学术交流会

北戴河

中文

165-168

2005-08-01(万方平台首次上网日期,不代表论文的发表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