胰腺癌的血管造影诊断和血管内介入治疗
目的:对15例胰腺癌的血管造影表现及血管内介入治疗疗效进行总结分析,观察胰腺癌的血管造影表现特征及介入治疗的疗效。 方法:男11例,女4例,年龄42~72岁。临床表现为食欲减退、消瘦、上腹部胀痛、腰背部胀痛、尤以夜间加剧为其特点,黄疸5例。CT诊断胰腺癌8例,其中2例伴肝转移,后腹膜占位5例,脾脏多发转移癌1例。采用Seldinger技术,分别行腹腔动脉、脾动脉、肝总动脉及肠系膜上动脉造影,必要实行胃十二指肠动脉、胰背动脉、胰十二指肠下动脉造影。造影诊断明确后,经导管注入5-FU 1000mg、MMC 12mg、ADM 50mg行胰腺肿瘤供血动脉的灌注化疗。15例病人共行32次血管内介入治疗。 结果:血管造影诊断胰头癌8例,伴肝转移2例,脾转移1例,胰体癌5例、胰尾癌2例。经动脉内灌注化疗后疼痛消失者11例,占73.3%。疼痛明显减轻者4例,占26.7%。5例伴有黄疸者黄疸均有不同程度减轻。生存期超过12个月3例,占20%,超过6个月5例,占33.3%。 结论:血管造影对胰腺癌的诊断可达到定性定位,可观察邻近大血管的受累情况,指导外科手术适应症的选择。对于高度怀疑胰腺癌的病例超选择性胰腺小动脉造影对提高胰腺内小病灶的检出率是十分必要的。血管内介入治疗对胰腺癌病人减轻疼痛和黄疸症状是有效的,远期疗效还需进一步提高。
胰腺癌 血管造影 介入治疗 临床疗效
张柏秋 孙义馨 尚祥武
长春市中心医院介入科 130051 长春市北方肝胆病医院
国内会议
烟台
中文
246-247
2005-06-01(万方平台首次上网日期,不代表论文的发表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