骨骼肌肉肿瘤介入治疗75例临床评价
目的:对75例骨骼肌肉肿瘤介入治疗临床价值进行评价及探讨。 方法:男48例,女27例。年龄15~64岁,肿瘤分布:肩胛骨3例,桡骨2例,骶骨57例,腰椎2例,髂骨3例,耻骨2例,臀部及大腿肌肉组织6例。病理结果:巨细胞瘤12例,转移性骨肿瘤2例,脊索瘤46例,血管瘤3例,软骨肉瘤5例,浆细胞瘤2例。纤维肉瘤5例。使用GE公司Advamx型1000 mA DSA仪器,采用Seldinger DSA 5例。栓塞67例,栓塞物质为明胶海棉颗粒及细条。药物灌注6例,药物为表阿霉素、甲氨蝶呤、长春新碱和环磷酰胺,三联或四联。栓塞后24~48h内择期行外科手术67例,活检6例。另外2例腰椎转移性肿瘤顽固性疼痛患者采用美国COOK公司13G带芯骨穿刺套针。瑞士Sulzer公司SulcemTM3型骨水泥(PMMA)及上海马陆集团医用硫酸钡。在大C形臂数字减影机的严密监控下,行局麻后从背部腰椎椎弓根(椎体破坏重侧)插入骨刺针,行椎体成形术。 结果:脊椎、骨盆及肩胛骨骨肿瘤DSA均可见湖状肿瘤染色,选择性供血动脉栓塞后手术术中出血300~2000ml,平均1332ml。药物灌注6例,肿瘤显著缩小1例,缩小4例,无变化1例,疼痛缓解5例。2例腰椎转移性骨肿瘤行椎体成形术后当日疼痛减轻,次日CT随访腰椎破坏区和肿瘤组织内可见骨水泥沉积,术后3天疼痛缓解。 结论:骨骼肌肉肿瘤术前选择性动脉栓塞能显著减少术中出血,缩短手术时间,药物灌注对晚期患者也是重要的姑息治疗方法之一。椎体成形术对转移性椎体肿瘤所引起的顽固性疼痛。止痛疗效确切,并可加固脊柱稳定性,是行之有效的一种微创治疗方法。
骨骼肌肉肿瘤 发病机制 介入治疗 临床价值
杨永岩 黄艺生 杨熙章 李惠敏
南京军区福州总医院医学影像科 350025
国内会议
烟台
中文
291-292
2005-06-01(万方平台首次上网日期,不代表论文的发表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