会议专题

隆起糜烂性胃炎脾胃湿热证与胃粘膜G细胞、D细胞、壁细胞的相关性研究

目的:通过观察隆起糜烂性胃炎(raised erosive gastritis,REG)脾胃湿热证、脾胃虚弱证及正常对照组胃粘膜G细胞、D细胞、壁细胞数目以及G、D细胞数目比值(G/D),研究三者之间上述指标的差异,初步探讨PEG脾胃湿热证与胃酸分泌的关系,为中西医结合防治该病提供临床及理论依据。 方法:选择REG中医辨证符合脾胃湿热证、脾胃虚弱证患者65例,并设正常对照组11例,所有受试者均空腹行胃镜检查,取窦大标本行快速尿素酶试验及组织染色法检测Hp及G细胞、D细胞的免疫组织化学染色检测,取体大标本行HE染色检测壁细胞。 结果:1、REG组、REG Hp阳性(Hp+)组、PEG Hp阴性(Hp-)组较正常对照组的G、D细胞数目有下降趋势,但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G/D比值比较无统计学意义(P>0.05),而壁细胞数目均非常显著的低于正常对照组(均P<0.01);REG Hp+组与PEG Hp-组之间的G、D、壁细胞数目及G/D比值比较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2、REG萎缩组、PEG非萎缩组较正常对照组的G、D细胞数目有下降趋势,但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G/D比值比较无统计学意义(P>0.05),而壁细胞数目则分别显著和非常显著的低于正常对照组(P<0.05,P<0.01);REG萎缩组与REG非萎缩组之间的G、D、壁细胞数目及G/D比值比较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3、REG50岁以上组、REG50岁以下组较正常对照组的G、D细胞数目有下降趋势,但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G/D比值比较无统计学意义(P>0.05),而壁细胞数目则均非常显著的低于正常对照组(均P<0.01);REG50岁以上组和REG50岁以下组之间的G、D、壁细胞数目及G/D比值比较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4、REG脾胃湿热证组、脾胃虚弱证组较正常对照组的G、D细胞数目有下降趋势,但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G/D比值比较无统计学意义(P>0.05),而壁细胞数目则分别显著和非常显著的低于正常对照组(P<0.05,P<0.01);脾胃湿热证组和脾胃虚弱证组之间的G、D、壁细胞数目比较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而脾胃湿热证组的G/D比值非常显著的高于脾胃虚弱证组(P<0.01);5、REG脾胃湿热证、脾胃虚弱证Hp+组与Hp-之间的G、D、壁细胞数目及G/D比值比较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 结论:1、PEG组壁细胞数目较正常对照组低;2、REG组较正常对照组的G、D细胞数目有下降趋势,但无统计学意义;3、REG组较正常对照组的G/D比值无统计学意义;4、REG脾胃湿热证组的G/D比值较脾胃虚弱证组高;5、REG脾胃湿热证组与脾胃虚弱证组的G、D、壁细胞数目均无统计学意义;6、针对REG可以尝试以保护胃粘膜为主进行治疗。

隆起糜烂性胃炎 脾胃湿热证 G细胞 D细胞 壁细胞 中西医结合

柯晓 陈娟 任彦 杨春波 葛振华 陈文炎 周凡 付肖岩 胡光宏 黄恒青 王文荣 唐福康 高尤亮

福建中医学院附属第二人民医院 350003 福建省中医药研究院 350003 福建中医学院 350108

国内会议

世界中医药学会联合会消化病专业委员会首届消化病国际学术大会

北京

中文

76-81

2010-07-29(万方平台首次上网日期,不代表论文的发表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