调中颗粒对大鼠功能性消化不良的治疗作用及机制
目的:观察调中颗粒对功能性消化不良大鼠胃肠Cajal间质细胞(interstitial cells ofCajal,ICC)表达的影响,探讨调中颗粒治疗功能性消化不良的作用机制。 方法:40只SD大鼠随机分成5组:调中颗粒组、半夏泻心汤组、多潘立酮组、空白对照组、正常对照组。通过夹尾造模法复制功能性消化不良大鼠模型,造模结束后灌胃给药,连续给药14 d处死大鼠,免疫组织化学SABC法检测大鼠胃窦部分ICC的表达,荧光定量PCR法测定各组大鼠胃窦部分ICC中mRNA含量。 结果:治疗结束后,与模型组比较,调中颗粒组、半夏泻心汤组和多潘立酮组大鼠在精神、进食以及胃电图的表现上均有不同程度的改善。与模型组比较各治疗组胃窦部位表达ICC升高(P<0.05,P<0.01),ICC中mRNA含量增多(P<0.05,P<0.01)。调中颗粒在升高ICC表达、提高ICC中mRNA含量方面优于多潘立酮与半夏泻心汤。 结论:调中颗粒可以升高胃窦部分ICC的表达,提高ICC中mRNA含量,促进胃肠蠕动,可能为其治疗功能性消化不良的作用机制。
调中颗粒 功能性消化不良 免疫组织化学 动物模型
时昭红 张介眉 王湘宁 韦秀明
武汉市中西医结合医院消化内科 湖北武汉 430022
国内会议
北京
中文
82-87
2010-07-29(万方平台首次上网日期,不代表论文的发表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