会议专题

痛泻要方干预脾虚肝郁型大鼠肠易激综合征的实验研究

目的:在病证结合的基础上,探讨痛泻要方干预脾虚肝郁型IBS的效应机制。 方法:48只SD大鼠,按体重随机分为4组,正常组、空白对照组、得舒特组、痛泻要方组,每组12只。适应性喂养1周后,除正常组外,其余各组采用番泻叶灌胃结合束缚-应激法刺激4周,成功复制脾虚肝郁型大鼠IBS模型后,分别予生理盐水、得舒特、不同剂量痛泻要方灌胃2周,采用腹部回缩反射结合腹壁紧张度综合评估大鼠内脏敏感性;第6周末处死所有大鼠,截取结肠标本,HE染色检测大鼠结肠组织形态学变化。 结果:各组大鼠体重比较,无统计学意义(P>0.05);模型组大鼠大便次数增多,内脏敏感性阈值降低,与其余各组比较,有统计学意义(P<0.05);痛泻要方组与得舒特组比较,均能够提高内脏敏感性阈值,降低内脏敏感性,与正常组比较,无统计学意义(P>0.05)。 结论:痛泻要方可能通过调节内脏敏感性阈值,改善大鼠内脏敏感性,发挥缓解脾虚肝郁型大鼠IBS的效应。

肠易激综合征 脾虚肝郁型 痛泻要方 内脏敏感性 动物模型

张涛 潘峰 徐建军

广州中医药大学 广州 510405 浙江省中西医结合医院 杭州 310003

国内会议

世界中医药学会联合会消化病专业委员会首届消化病国际学术大会

北京

中文

340-346

2010-07-29(万方平台首次上网日期,不代表论文的发表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