骤然升温导致脑梗塞发病的血液流变学机制研究
目的:基于“天人相应”的理论研究气温骤升导致高血压大鼠发生脑梗塞血液流变学的相关机制。 方法:采用改良的黄如训方法复制大鼠易卒中型肾血管性高血压(RHRSP)模型,放置于人工模拟的气温骤升环境中诱发脑梗塞,检测气温骤升前后大鼠血液流变学指标。 结果:气温骤升时,所有大鼠全血黏度、红细胞聚集、红细胞电泳指数、红细胞压积和红细胞刚性指数均升高,模型组变化幅度最大;升温结束后,生理组、伪手术组全血黏度下降,而模型组仍呈上升趋势(P<0.05或P<0.01),而且模型组升温后的全血黏度、红细胞聚集、红细胞电泳指数和红细胞刚性均明显高于同时间点生理组和伪手术组(P<0.05或P<0.01)。 结论:气温突升导致脑梗塞的发生并不在于升温能导致机体全血黏度的升高,流动性减慢,而更在于以高血压为主的长期的病理基础破坏了机体适应环境变化的自我调节能力,从而使其在高温刺激后血液黏度持续升高而无法恢复正常的生理状态。
气温骤升 脑梗塞 血液流变学 发病机制
刘晓燕 郭霞珍 杨云霜 李立华
北京中医药大学基础医学院,北京 100029,中国
国内会议
太原
中文
393-399
2009-08-01(万方平台首次上网日期,不代表论文的发表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