残疾人对康复形式偏好的影响因素分析——基于全国残疾人抽样调查浙江省数据的分析
基于第二次全国残疾人抽样调查浙江省数据,运用多分类logistic回归对影响残疾人康复形式偏好的因素,如残疾年龄、性别、残疾类型、受教育程度、家庭收入、家庭规模及城乡户籍等进行了分析。得到残疾年龄越高更偏好于选择社区和家庭康复服务;家庭规模、收入、性别等因素对残疾人康复形式偏好的影响并不显著,而从分城乡来看,城市残疾人更偏好于选择延伸服务和机构康复,而农村残疾人则更偏好于社区和家庭康复。影响残疾人康复形式偏好的最重要两个因素是残疾类型和残疾人的教育程度。在加大残疾康复供给的同时,更要注重残疾人康复供给的形式,为具有不同特征的残疾人提供不同形式的康复服务和扶助,以提高供给的效率。考虑到残疾人的需求偏好和目前国内外残疾人康复发展的现状,应积极发展社区康复,宣传延伸服务,使更多地残疾人接受这两种康复模式。
残疾人 康复形式偏好 抽样调查 logistic回归 社区康复 家庭康复服务
米红 朱晓晓 方锐帆
浙江大学 公共管理学院,浙江 杭州 310027
国内会议
成都
中文
223-228
2008-11-06(万方平台首次上网日期,不代表论文的发表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