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龙江口人工秋茄红树林大型底栖动物分布特点
于2005年7月至2006年4月研究了福建九龙江口不同恢复时间、种植密度的人工秋茄林以及光滩的大型底栖动物分布的差异。共记录到大型底栖动物26种,主要的优势种有弧边招潮蟹(Uca arcuata)、秀丽长方蟹(Metaplaxelegans)、可口革囊氏星虫(Phascolosoma esculenta)和黑口滨螺(Littoraria melanostoma)等。秋茄林生物多样性指数、种类均匀度和种类丰度高于光滩,青礁-白礁秋茄林高于浮宫。底柄动物的密度春季最高,冬季最低,生物量为冬季最低。弧边招潮蟹的密度为光滩高于林内,浮宫秋茄林高于青礁-白礁,并且其密度随着植被密度的增大而减少。秀丽长方蟹的密度为林内高于光滩,青礁高于浮宫,并且在幼林内的密度较大。可口革囊氏星虫的密度在恢复时间较长的秋茄林内高于幼林。相手蟹(sesarmine sp.)和多数腹足类动物则只分布在红树林内。黑口滨螺主要分布在秋茄幼林,而黑线蜒螺(Nerita lineata)主要分布在成熟林内。这表明,人工红树林的恢复时间和植被密度对潮间带大型底栖动物群落的分布造成一定的影响。
人工秋茄林 大型底栖动物 分布差异 群落多样性
陈光程 叶勇 卢昌义 李蓉 翁劲
近海海洋环境科学国家重点实验室,厦门大学
国内会议
北京
中文
911-918
2006-10-01(万方平台首次上网日期,不代表论文的发表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