会议专题

南方型杨树人工林生物量与生产力研究

论文对湖北省10个县市的南方型杨树31块标准地的11种主要密度类型林分的生物量与生产力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南方型杨树单木生物量随着林分密度的增大而减小,林分生物量随密度的增大而增加。在各组分生物量中,树干最大,树枝其次。在中密度与低密度林分中,林木与林分各组分生物量总是存在“树干>树枝>树皮>树根>树叶”这一规律;在高密度林分中,树皮、树根、树叶生物量的变动较大,没有表现出明显的规律性。各组分生物量所占比例在各类密度林分中的变动幅度大小的排序为“树叶(7.48%)>树皮(3.53%)>树干(2.51%)>树根(0.97%)>树枝(0.55%)”。单木和林分地上部分生物量占总生物量的比例较大,达91.22%~92.19%,并且林分密度越高,比例也就越大。中等密度林分的生物量结构特征较合理,生产潜力较大,应作为全省杨树栽培的主要模式。林分密度对净生产力有显著影响,随着林分密度的降低,林分和林分各组分的净生产量也随之降低。在林分各组分中,树干的净生产量最大,高、中、低3组密度林分分别为8.47~15.73t.hm-2.a-1、5.52~6.61t.hm-2.a-1和2.58~5.03t.hm-2.a-1,最大值分别为最小值的1.86倍、1.20倍和1.95倍。

南方型杨树 人工林 林分密度 林分生物量 净生产力

唐万鹏 李吉跃 王月容 漆良华

北京林业大学省部共建森林培育与保护教育部重点实验室 湖北省林业科学研究院 北京林业大学省部共建森林培育与保护教育部重点实验室 华中农业大学园艺林学学院 湖北省林业科学研究院

国内会议

2006年全国博士生学术论坛——林业及生态建设领域相关学科

北京

中文

382-388

2006-10-01(万方平台首次上网日期,不代表论文的发表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