构建人工湿地基质的净化氮磷特征研究
通过氮磷等温吸附实验和氮磷饱和吸附后等温释放实验,研究了砂子、黄褐土、下蜀黄土、沸石、蛭石、粉煤灰和矿渣7种人工湿地基质材料氮磷污染物净化特征,结果表明:沸石和蛭石的铵态氮素理论饱和吸附量最大,去除氮素污染物效果较好,其次为黄褐土和下蜀黄土,砂子铵态氮素理论饱和吸附量最小,去除氮素污染物效果较差,粉煤灰和矿渣因其碱性较大,不适合做人工湿地氮素吸附净化基质材料。 矿渣和粉煤灰的磷素理论饱和吸附量最大,磷素净化能力较强,其次为蛭石、黄褐土、下蜀黄土和沸石,砂子磷素理论饱和吸附量最低,磷素净化能力较差。氮素饱和吸附后释放试验表明蛭石氮素饱和吸附后解吸率较低,其次为黄褐土和下蜀黄土,砂子和沸石解吸率较大。磷素饱和吸附后释放试验表明:除砂子基质以外,上述基质磷素饱和吸附后磷素释放比例很低。等温吸附曲线实验预测的人工湿地基质材料氮磷理论饱和吸附量和实测氮磷饱和吸附量趋势基本一致,氮磷等温吸附曲线实验是筛选氮磷吸附净化能力较强的人工湿地基质材料重要手段。选用合适的基质材料,采取适当的措施,加强人工湿地基质管理,上述人工湿地基质一般不会对水体环境造成二次污染。
人工湿地基质 氮磷净化 生活污水处理 饱和吸附量 水环境
尹大强 袁东海
南京大学污染控制与资源化国家重点实验室环境学院 南京 210093
国内会议
杭州
中文
249-256
2004-11-15(万方平台首次上网日期,不代表论文的发表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