会议专题

低温对青萍生长及保护酶活性影响的研究

为了探讨在温度较低的条件下,青萍是否还具有修复富营养化水体的作用,研究了青萍在相对低温(10-12℃)的条件下,其生长和保护酶活性的变化。测定了叶状体数目相对增长率、鲜重相对增长率、根长、叶绿素a含量、可溶性蛋白含量以及抗氧化酶系统的几种酶活性和含量的变化(包括过氧化物酶(POD)活性、过氧化氢酶(CAT)活性、超氧化物歧化酶(SOD)活性以及丙二醛(MDA)含量)。将宏观的生长指标和分子水平的保护酶活性的变化结合进行研究,研究青萍是否适合应用于10-12℃的低温条件下富营养化水体的治理和生态修复中。研究结果显示,在10-12℃的情况下青萍生物量的增加基本为零;叶绿素和可溶性蛋白的含量均降低;细胞内保护酶的调节功能也发生了紊乱。在10-12℃的低温下,青萍已经不具有修复富营养化水体的能力。

青萍 保护酶活性 生态修复功能 低温环境

宋关玲 侯文华 汪群慧 高兴喜

哈尔滨工业大学市政环境工程学院,哈尔滨 150001 中国环境科学研究院湖泊生态环境创新基地,北京 100012

国内会议

中国水环境污染控制与生态修复技术高级研讨会

杭州

中文

167-174

2004-11-15(万方平台首次上网日期,不代表论文的发表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