会议专题

猪圈及其周边社区环境大肠埃希菌气溶胶产生及其传播

目的是以大肠埃希菌为指示菌研究猪舍环境中微生物气溶胶产生及向其舍外环境的传播.采用Andersen-6级空气微生物样品收集器和RCS-离心式采样器分别在4个猪场舍内、舍外不同距离收集大肠埃希菌气溶胶,计算每个采样点大肠埃希菌的浓度;同时,采集猪的粪便,分离大肠埃希菌.利用ERIC-PCR技术,扩增其DNA条带,形成聚类图谱.通过每一个采样点大肠埃希菌遗传相似性分析及其浓度变化的比较,确认动物舍微生物气溶胶向舍外环境的传播模式.结果表明,4个猪场舍内空气中大肠埃希菌的浓度远远高于舍外大肠埃希菌浓度(P<0.05).52.4%粪便大肠埃希菌与舍内空气中的大肠埃希菌相似性可达90%以上;从猪场舍外下风方向分离到的多数大肠埃希菌(55%)与舍内空气或粪便中分离的大肠埃希菌相似性可达90%以上.说明源于猪舍的微生物气溶胶能够传播到舍外环境或居民社区,具有流行病学及公共卫生意义.

猪舍环境 大肠埃希菌 微生物气溶胶 ERIC-PCR技术 遗传相似性 传播模式

袁文 柴同杰 周玉法 苗增民 张红双 秦梅

山东农业大学,动物科技与动物医学院,山东泰安,271018 泰安市岱岳区畜牧局,山东泰安,271000

国内会议

中国畜牧兽医学会食品卫生学分会第十一次学术研讨会

陕西杨凌

中文

27-31

2010-04-23(万方平台首次上网日期,不代表论文的发表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