会议专题

湖北省桃流胶病病原菌分离和鉴定

本研究从湖北省武汉市、咸宁市、孝感市、随州市、荆门市、枣阳市、老河口市等7个地区采集桃流胶病病斑94个,采用组织分离法对病斑进行分离培养,获得50株病原菌,并采用单孢分离法进行纯化。采用菌丝块保湿法,针刺接种于一、二、三年生桃枝条上,1-2w后一年生枝条伤口开裂变褐,产生瘤状突起,甚至有胶状物溢出;二、三年生枝条表现流胶症状。根据病原菌培养性状和形态特征,结合真菌rDNA-ITS,β-tublin序列进行聚类分析,确定我国湖北省桃流胶病病菌为七叶树壳梭孢(fusicoccum aesculi)和可可毛色二孢(Lasiodiplodia the obromae)。

桃流胶病 葡萄座腔菌 原菌分离 七叶树壳梭孢 可可毛色二孢

王璠 黄俊斌 李国怀

华中农业大学园艺植物生物学教育部重点实验室 湖北武汉 430070 华中农业大学植物科技学院 湖北武汉 430070

国内会议

全国落叶果树病虫害防治技术研讨会

洛阳

中文

62-63

2010-03-26(万方平台首次上网日期,不代表论文的发表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