会议专题

地方病发病区域的地下水特征及其研究意义

地方病是指发生在一定地区内的地球化学性疾病、自然疫源性疾病以及影响妨碍人们健康生产生活方式的疾病的总称,其分布广、病种多、受害人口多。根据致病因子,地方病被划分为化学元素性地方病和生物源性地方病,前者主要是因为食物和饮水中某些元素的异常(过多或过少)所致,进一步细分为元素缺乏性和元素中毒性(过多性)两类地方病;后者主要因为某种致病生物或疾病媒介生物孳生繁殖所造成。众所周知,受地质历史的发展演化或人类活动所影响,地壳表面元素的分布往往会在局部地区内呈现出一定的异常(过多或过少),而在该地区的地下水中也会出现相应的异常。由于人的生命活动与饮用水及其中所含的诸多元素和化学物质密切相关,而大多的饮用水则来源于地下水。因此,地下水中所含的诸多元素和化学物质严重的影响着人类的生命活动,因此有必要对地下水的水文地球化学特征进行相应的调查摸底。 本文对几种常见的化学元素性地方病(前者)的特征及其与地下水环境之间的关系进行了综合评述,旨在为地下水的开发和地方病区地下水的环境的改善以及地方病的研究提供一定的方向。

地方病 地下水 化学元素 饮水安全 发病区域

李红中 杨晓东 吕文超 徐丽

中山大学地球科学系,中山大学地球环境与地球资源研究中心,广东 广州 510275

国内会议

2009中国可持续发展论坛

北京

中文

620-624

2009-12-01(万方平台首次上网日期,不代表论文的发表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