会议专题

我国煤基、生物质基液体燃料及电力碳强度研究——发展低碳交通燃料,应对全球气候变化

为对比分析主要车用替代燃料路线的化石能耗和温室气体排放影响,本文采用全生命周期分析方法,对我国煤基、生物质液体燃料及车用电力的碳强度现状和发展趋势进行计算和对比分析。研究表明,目前如以汽油路线为基准,车用替代燃料的碳强度均较大,其中煤基燃料碳强度和化石能耗强度均最大;网电路线碳强度基本相同但能耗略有降低;一代生物燃料碳强度略有降低但能耗大幅减少。而到2020年左右,低碳电力路线的碳强度将大幅降低且能耗仍略低于传统汽油路线;二代生物燃料技术的节能减排优势非常明显,碳强度和能耗均接近子0;传统煤基燃料路线碳强度、能耗强度仍分别为汽油路线1.5-2.5倍和1.0-1.5倍左右,但应用CCS技术后,直接法煤制油路线的能耗虽然略大干汽油路线,但碳强度略优。但是,要实现上述潜力,还需一系列配套措施,如加快电动汽车的电池技术升级和充放电基础设施建设,妥善解决煤化工厂的高水耗和高污染排放问题,加速CCS等低碳技术的研发进程和商业化运用。

车用替代燃料 碳强度 全生命周期 化石能耗 温室气体排放

欧训民 张希良

清华大学公共管理学院,北京 100084 清华大学能源环境经济研究所,北京 100084 清华大学中国车用能源研究中心,北京 100084

国内会议

2009中国可持续发展论坛

北京

中文

207-212

2009-12-01(万方平台首次上网日期,不代表论文的发表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