血压与心率负相关的嗜铬细胞瘤1例
嗜铬细胞瘤起源于肾上腺髓质、交感神经节和体内其它部位的嗜铬组织。本例患者病程初期症状不典型,主要以右上腹痛为主,比较少见,近8年时间内一直按“胆囊疾病”治疗,效果不理想。因此,对于一些无法解释的腹部症状并发有高血压等表现时,需要考虑到此类疾病的可能。少数嗜铬细胞瘤血压也可不升高,甚至低血压或高血压与低血压交替出现。该患者第3次入院后即出现血压大幅度波动现象,并出现血压上升则心率下降、血压下降则心率上升的负相关现象。考虑该患者瘤体以释放肾上腺素为主,作用于心脏β1受体引起心率加快,而骨骼肌、肝脏等组织的血管β2受体兴奋后血管舒张、导致血压下降。同时不排除肿瘤释放肾上腺髓质素等具有降压作用的神经肽。
嗜铬细胞瘤 嗜铬组织 血压波动 肾上腺素
吴刚勇 宗刚军
解放军第101医院心内科,江苏,无锡,214000
国内会议
全国第十一届心脏学会、第十四届心功能学会、《心脏杂志》编委会联合学术会议
北京
中文
871-871
2009-10-23(万方平台首次上网日期,不代表论文的发表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