会议专题

CO分子在碳化钨载铂电催化剂表面的吸附行为

采用密度泛函理论(DFT)和周期平板模型,研究了Pt吸附于WC(0001)和WC(10-10)表面的几何结构和吸附能。结果发现,Pt原子以hcp位的方式吸附于终止于W原子的WC(0001)为最稳定的Pt/WC(13001)表面,以center位的方式吸附于终止于W原子的WC(10-10)为最稳定的Pt/WC(10-10)表面。在此基础上研究了CO分子在单层覆盖度为0.25、0.50和1.00 ML(monolayer)下吸附于Pt/WC(0001)、Pt/WC(10-10)和具有相似排列方式的Pt(111)、Pt(100)表面的吸附行为。在相同覆盖度下,Pt(100)比Pt(111)晶面更易发牛CO中毒现象,Pt/WC(10-10)比Pt/WC(0001)表面抗CO中毒能力强;CO在Pt/WC(0001)、Pt/WC(10-10)表面上的吸附能均低于Pt(111)、Pt(100)晶面,说明WC载Pt催化剂提高了Pt催化剂的耐CO中毒能力。态密度分析进一步解释了CO分子与各表面的金属Pt原子的成键机理。

密度泛函理论 碳化钨 铂电催化剂 吸附行为 几何结构 成键机理

刘婷 陈丽涛 马淳安

浙江工业大学绿色化学合成技术国家重点实验室培育基地,化学工程与材料学院 杭州 310032

国内会议

第十一届全国应用化学年会

桂林

中文

429-432

2009-10-13(万方平台首次上网日期,不代表论文的发表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