会议专题

小熊猫紫色色杆菌变异株感染性肺炎的临床调查

本文首次报道了紫色色杆菌变异株(FJ08A)感染小熊猫的群发病例。7只小熊猫中,出现临床症状的3只小熊猫全部死亡,病死率100%。通过对流行病学调查,死亡的小熊猫解剖观察,细菌分离培养和鉴定,动物回归试验,诊断为紫色色杆菌感染。根据GenBank数据库提供的紫色色杆菌16SRNA基因序列,设计一对引物,确定并获得目的基因片段739bp,将核苷酸序列测定的结果与GenBank数据库提供的7株紫色色杆菌进行同源性比较,分离株(FJ08A)与CV09株、ESBV4400株同源性最高,为98.8%,与AY117554株同源性为98.2%,与EAV2株同源性为98.0%,与AJ871127株同源性为94.9%,与LMG3953株同源性为93.1%,与JS1株同源性最低,为92.8%。由于细菌培养结果以溶血的白色菌落为特征,确诊为紫色色杆菌变异株感染。依据调查结果和药物敏感试验,对小熊猫进行治疗,预后良好。结果表明:(1)紫色色杆菌变异株是革兰氏阴性菌,腹腔注射分离的紫色色杆菌菌液导致接种小白鼠全部死亡。小熊猫感染后,发病迅速,致死率高,应引起重视。(2)紫色色杆菌变异株是一种条件致病菌,环境和水源的污染是小熊猫感染紫色色杆菌主要原因。(3)及时确诊,消毒污染源和应用有效的抗生素是治疗紫色色杆菌变异株感染主要措施。(4)紫色色杆菌病是人畜(兽)共患病,临床兽医和相关工作人员对本病的处理过程应特别谨慎,做好个人防护。

小熊猫 紫色色杆菌 治疗方法 感染性肺炎

修云芳 邵良平 王隆伯 徐素慧 吴尚明 王德春 周伦江 陈玉春

福建农林大学动物科学学院,福州,350002 福州大熊猫研究中心,福州,350001 福建农业科学院畜牧兽医研究所,福州,350013 南京军区福州总医院,福州,350025

国内会议

福建省畜牧兽医学会2009年学术年会

福州

中文

115-118

2009-10-01(万方平台首次上网日期,不代表论文的发表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