早发动脉粥样硬化——家族性高胆固醇血症的基础与临床研究
冠心病是严重危害人类健康的重要疾病,家族性高胆固醇血症(FH)是以血浆胆固醇水平大幅度增高、多部位皮肤肌腱黄色瘤和早发冠心病为特点的遗传代谢性疾病,纯合子发生率为百万分之一,儿童期即可因严重的冠心病而死亡;杂合患者发生率为1/500,在早发心肌梗死患者中占5%,我国大约有2 600 000例潜在患者,20~40岁间冠心病的危险性增加约100倍,给社会带来严重危害。目前我国缺乏适合于临床应用的基因筛查方法,若按照临床诊断标准仅能预测出大约1/4的FH病例,大多数患者直到中年才能得到确诊,失去早期治疗机会。本研究从临床动脉粥样硬化(As)表现和分子生物学层面探讨脂代谢紊乱导致As机制,对于As预防有重要意义。
动脉粥样硬化 家族性 高胆固醇血症 早发冠心病 遗传代谢 As机制
王绿娅
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安贞医院 北京市心肺血管疾病研究所动脉粥样硬化研究室,北京市100029
国内会议
呼和浩特
中文
571-572
2009-07-31(万方平台首次上网日期,不代表论文的发表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