蜂蜜中美洲幼虫病原孢子的检测技术及其在防治上的意义
美洲幼虫病(American foulbrood)是西方蜜蜂(Apis mellifera L.)最严重的细菌性病害,病原为幼虫芽孢杆菌(Paenibacillus larvae)。蜂群感病初期不易察觉病征,因此检测病原孢子在疾病防治上极为重要。研究以平板培养法检测2005~2006年台湾地区各地蜂蜜(n=670)及泰国进口蜂蜜(n=173),结果显示,2005年台湾地区蜂蜜的孢子检出率为18.8%,泰国进口蜜为9.8%;2006年,台湾地区蜂蜜的孢子检出率为37.43%,泰国进口蜜为20.00%。此外,研究以常见的分子检测技术——PCR,并设计一对巢武PCR(nest PCR)引子,用以检测蜂产品中是否含有病原孢子。结果显示,将检测技术应用于田间蜂蜜样本(n=33),检出率为84.84%(n=28),最低检出浓度为482.5个孢子/g,表示可成功于蜂蜜中检出病原孢子DNA片段。如能落实美洲幼虫病原孢子监测制度,并结合蜂群管理的模式,即可有效预警并防治美洲幼虫病的发生。
美洲幼虫病 幼虫芽孢杆菌 防治对策 蜂蜜 聚合酶链锁反应 蜂群管理
陈裕文 黄淳维
台湾宜兰大学动物科技系,台湾 宜兰 260
国内会议
昆明
中文
13-16
2007-08-01(万方平台首次上网日期,不代表论文的发表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