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生工作搜寻行为的Logistic经验研究
大学生初次进入劳动力市场,其工作搜寻行为既是解释就业状况的微观基础,也是提高大学生就业率的切入点。基于工作搜寻理论中的序列搜寻模型,结合成都市2006年应届大学毕业生就业状况的问卷调查数据,运用Logistic回归对大学生工作搜寻行为进行了实证比较研究。就业区域偏好、就业部门偏好、参加面试次数和保留工资四大因素对大学生就业状况影响显著,而性别因素对就业率的影响并不显著。大学毕业生要调整就业区域偏好、就业部门偏好、保留工资,并转变观念以积极和务实的态度择业和就业;高校要加强对在校大学生的职业生涯规划和就业指导。
大学生 工作搜寻行为 序列搜寻模型 Logistic回归 职业生涯规划 就业指导
谭远发
西南财经大学 公共管理学院,四川 成都 610074
国内会议
北京
中文
310-315
2007-07-06(万方平台首次上网日期,不代表论文的发表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