会议专题

中文教学:兼顾“文房四宝”与“中文电脑”

日本于1946制订「当用汉字」,小学家没有参与。中国于1964制订「简化汉字」,只邀书法家,小学家也没有参与,所以,没有深究「偏旁」的定义,正体字与简体字的传承关系没有厘清。台湾于1978制订「标准字体」,当时,中文正要电脑化,却未及时邀约电脑专家参与,所以,没有并案解决「中文字序」、交换「简化汉字、当用汉字」等问题,两岸三地都错过了用电脑整合古今中外各体中文的机会。中文教学要兼顾「文房四宝」与「中文电脑」,要发挥电脑记忆量大、存取快捷的功能,让隶变、楷变、简化以后的「六书」重显,而提升中文教学的效率,把「当用汉字、简化汉字、标准字体」汇整为「中文偏傍、中文123」,把「注音符号、汉语拼音、方言音韵、日文假名、英文单字...」汇整为「中文声韵、中文abc」,让中文与ASCII Code直接对应,与当代的世界语文—英文—紧密地衔接,让中文在”虚拟世界」里与英文并驾,在「实境世界」里超越英文,成为信息时代最理想的「世界语文」。

汉语教学 正体字 简体字 传承关系 电脑整合

戚桐欣

南沙群岛

国内会议

国际汉语教学学术研讨会

武汉

中文

108-111

2001-06-21(万方平台首次上网日期,不代表论文的发表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