利用数量性状构建新疆野苹果核心种质方法研究
新疆野苹果(Malus sieversii)主要分布在中亚天山山脉,可能是现代栽培苹果(M.domestics)的祖先种。已有的研究结果表明,新疆野苹果在果实性状、颜色、矿物质含量和风味以及抗病和抗旱等方面具有丰富的遗传多样性,挖掘利用的潜力很大。但由于农田开垦以及过度放牧等因素,新疆野苹果种群遭到严重的破坏,群落面积急剧减少,加强这一珍贵资源的保护迫在眉睫。本试验在前期研究工作的基础上,借鉴一年生作物核心种质构建的方法,利用数量性状数据,采用多次聚类的方法,从2种遗传距离、4种系统聚类方法,3种取样方法和7种取样比例等方面,探讨新疆野苹果核心种质构建的方法,并采用主成分分析和相关分析对构建的核心种质进行确认,旨为多年生木本植物尤其整个新疆野苹果核心种质的构建奠定基础,并为丰富植物核心种质的理论与技术体系提供基本资料。
新疆野苹果 核心种质 遗传多样性 数量性状
刘遵春 张春雨 张艳敏 张小燕 吴传金 王海波 石俊 陈学森
山东农业大学作物生物学国家重点实验室,山东泰安 271018 河南科技学院园林学院,河南新乡 453003 吉林大学植物科学学院,长春 130062 山东农业大学作物生物学国家重点实验室,山东泰安 271018
国内会议
广州
中文
1881-1881
2009-11-20(万方平台首次上网日期,不代表论文的发表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