Ⅱ期结直肠癌术后癌组织VEGF-C表达及LVD检测的临床意义
目的:分析56例Ⅱ期结直肠癌术后癌组织中VEGF-C表达和LVD水平与其临床病理特征的关系及其预后意义,为Ⅱ期结直肠癌患者的综合治疗提供有意义的临床参考指标。 方法:对56例Ⅱ期结直肠癌患者的术后癌组织及13例正常组织进行P-V免疫组化法检测VEGF-C表达和LVD分布。 结果:肿瘤组织VEGF-C表达、LVD水平高于正常肠粘膜组织(P=0.000);不同肿瘤大小、病理分级及是否出现复发转移VEGF-C表达、LVD水平具有显著的统计学差异(P<0.05)。VEGF-C阳性组中的LVD水平高于阴性组(P=0.000),VEGF-C的表达与LVD水平呈正相关(P=0.000)。56例Ⅱ期结直肠癌患者术后1年生存率为98%,3年生存率为85%,5年生存率为70%;VEGF-C表达阳性的患者预后较差,但并无统计学差异(P>0.05);LVD高水平的患者预后较差,具有显著的统计学差异(P<0.05);VEGF-C 表达阳性且LVD高水平的患者预后差,具有显著的统计学差异(P=0.036)。多因素分析结果显示VEGF-C、LVD是影响Ⅱ期结直肠癌OS的独立预后因素。 结论:56例Ⅱ期结直肠癌组织中的VEGF-C表达和LVD水平高于正常组织;不同肿瘤大小、不同病理分级、有无复发转移患者的癌组织VEGF-C表达和LVD水平均有统计学差异;癌组织VEGF-C的表达和LVD水平呈正相关;VEGF-C阳性表达、LVD高水平的患者预后较差;VEG-C和LVD可能是影响Ⅱ期结直肠癌OS的独立预后因素。联合检测VEGF-C表达及LVD水平,VEGF-C表达阳性且LVD高水平患者较其他患者预后差。
结直肠癌 VEGF-C表达 LVD检测 预后因素 临床治疗
陈旭 李恩孝 吴胤瑛 董丹凤
西安交通大学第一附属医院肿瘤内科,陕西 西安 710061
国内会议
西安
中文
216-219
2009-10-01(万方平台首次上网日期,不代表论文的发表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