会议专题

电子元器件内引线键合失效模式及机理研究

本文结合近年来破坏性物理分析(DPA)及失效分析工作的实践,介绍了电子元器件内引线键合失效的主要模式:金铝化合物引起失效;键合丝腐蚀失效;内涂料引起键合丝断裂失效;键合应力过大造成失效;管壳镀层质量造成的键合失效;工艺差错造成的键合失效,并对其形成机理进行分析,同时给出典型案例图片,从设备、芯片A1层、引线、外壳质量和键合工艺及环境等方面提出工程改进措施。

电子元器件 内引线 失效模式 键合工艺 破坏性物理分析

孙永玲 刘越 邵觉晴

航天科工集团二院二○一所

国内会议

中国国防科技质量与可靠性高峰论坛

北京

中文

231-235

2010-05-01(万方平台首次上网日期,不代表论文的发表时间)